樹種介紹

樹種介紹

樹種介紹

樹種名:密花苧麻

樹種學名:Boehmeria densiflora Hook. & Arn.

樹種中名: 密花苧麻

樹種學名: Boehmeria densiflora

科屬: 蕁麻科(Urticaceae) 苧麻屬(Boehmeria)

一、天然分布

原產於中國華南、日本、琉球、小笠原群島、菲律賓及台灣。台灣全島低海拔山區的懸崖、絕壁、崩塌地、山溪沿岸與道路兩旁皆可見其蹤跡,為原生常見種。

二、型態特徵

多年生常綠小灌木,高約 1.5 公尺,有時可達 2 公尺。枝幹多分枝,直立或斜升,小枝有粗毛茸。

葉對生,極少近對生,形狀為狹卵形、闊披針形至倒披針形,長 5~9.7 公分,寬 2~4公分,葉面厚紙質,具三出脈,邊緣具細鋸齒,兩面密披短糙伏毛,尤以葉脈處明顯。葉柄長 1~2 公分,有粗毛。托葉線形或三角形,密毛,早落。

花單性,紅色或近紅,腋生穗狀花序(葇荑狀),雄花花序長 2.5~6 公分,裂片三角形,雄蕊 4 枚;雌花花序可達 10 公分,略呈杯狀,柱頭細長直立,具柔毛。

果實為瘦果,卵圓形或扁卵形,長 0.1~0.12 公分,平滑,被宿存花被包覆,外披毛茸。

三、物候資訊

花期為 6 月至 8 月。果實成熟期接近花期後期。

四、栽種環境

適應力強,喜溫暖濕潤環境,能在貧瘠、裸露、崩塌或溪流旁環境中自然生長。適合台灣低海拔山區至中海拔向陽坡地。耐旱性中等,對土壤要求不嚴,具強固定植性與自然復育潛力。

五、景觀用途

適合山坡地穩固、自然景觀綠化或蝶類生態營造,尤其適合用作食草植物栽植。建議種植株距 1~1.5 公尺,利於形成自然叢叢姿態。

六、其他用途

纖維利用:莖皮富含韌皮纖維,可製紙與繩索。

食用:嫩葉可煮食,為可食野菜。

藥用:全株具藥性,為台灣民間著名感冒藥「水柳頭」。根性味甘、澀、平,有袪風止癢、消腫利水、調經之效,常用於治療風濕、黃疸、皮膚癢、瘡傷、感冒、頭風痛等。

生態價值:密花苧麻為細蝶與黃三線蝶幼蟲主要食草植物,具有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價值。

其他:葉汁可作玻璃防霧用途。

我要訂購

返回列表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