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咪为什么那么孤傲?喜欢独来独往?不是他不爱你,这要从根上说起

猫咪为什么那么孤傲?喜欢独来独往?不是他不爱你,这要从根上说起

对很多鸟类来说,比如以色列的阿拉伯鸫鹛(Arabian babblers),幼鸟会留在族群中直至它们准备好交配。鸟群一起飞舞,一起沐浴,甚至互送礼物。

群居还能节约体能。鸟群或鱼群的移动效率高于单独飞行的鸟或单独游动的鱼。

环法自行车赛的选手们也利用相同的原则聚集在一起。靠后的选手达到同样的速度所需的体能较少。

最后,蝙蝠和帝企鹅都可以证明,和你的朋友聚在一起会暖和一些。

那么,群居有:躲避天敌,寻找配偶,节省体能,抵抗寒冷,抚养幼崽,这么多的优点。为什么也有些动物仍然喜欢单独生活呢?

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仍然是选择独居生活的,尤其是那些顶尖的肉食动物,比如老虎、豹子等猫科动物。

可能关键的原因在于每只动物所需的食物是否能够得到满足,当它们一起进食时,达到一定程度后,和其他同类一起进食就会减少个体的食物数量。以豹为例,一只豹每隔几天就要吃掉23公斤的肉。野生猫科动物之间对食物的竞争非常激烈,所以豹独自生活,独自捕猎。

猫科动物独居法则的唯一例外:狮子。对狮子来说,这是一种地盘交易,大草原中有一些地方是伏击猎物的绝佳位置,所以控制这些有利位置能够带来很大的生存优势,狮子被迫结为团队,以控制自己的领地,驱逐竞争的团队。

狮群之所以可以群居,是因为一只狮子捕猎的成果——一只角马或斑马——足够一次喂饱多只母狮。但真正驱使它们群居的原因是地盘意识。

家猫的处境就不一样了,因为它们捕猎小动物。"当猫刚抓到一只老鼠时,它不想周围有其他的猫,因为它会把老鼠整个吃掉。所以猫咪为了食物也选择了独居生活。

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人类并没有驯化猫,实际上是猫驯化了它们自己。

所有家猫都源于中东的野猫,也被称为"林猫"。人类并没有诱骗这种猫走出树林;相反,是这些猫不请自来,到人类的谷仓里捕食大量的老鼠。它们擅自闯入老鼠多的地方,而这就是人与猫共同生活的开始。猫喜欢谷仓,人希望控制鼠患,就这样猫咪进入了了人类的生活中。

家猫并不是完全反对社交。但是它们的社交能力——彼此之间或与主人——完全由它们自己做主。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独立性,只在需要时接近我们,或和我们待在一起,在和人类漫长的生活中,猫咪进化出了很多与其他猫保持距离的行为。猫在自己领地周围撒尿,以避免与其他猫尴尬碰面。如果它们不小心碰到,它们就会竖起毫毛,伸出爪子。

在一些情况下,家猫看似愿意群居。比如,住在谷仓的一些猫。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松散,而且它们没有任何群体身份,它们就是有一个共同的空间可以让它们来照顾自己的小猫。

事实上,即使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,猫也不太会合作,通常其他动物会联合形成一个防御单位。当它们受到威胁时,它们通常也不会做这样的事,猫不相信数量能够带来力量。

所有这些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猫不可能群居和被驯化。因为它们骨子里就有一种傲气。

然而,好的消息是,经过漫长的生活演化,猫对群居的厌恶感还是有所减弱的。与其他猫科动物相比,猫和狮子更像。

在日本爱媛县的青岛(Aoshima),猫与人的比例是6比1。这些猫在一起未必会合作,但是与家猫孤独的过去相比,已经是迈出了巨大的一步。

与此同时,实践证明,适当妥协就可以轻松控制猫。

狗狗们只要有食物奖励,就愿意完成任何任务。但是猫没那么容易讨好,只有让它们选择奖励的东西,它们才能够顺从的完成主人的命令。

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动物的很多行为——包括愿意或抗拒群居——植根于神经回路。光是想规避长年的自然选择就已经十分困难。但是,狮子却衍化成为了群居生活的猫科动物,也许通过一些引导猫咪也慢慢的不会那么高傲,会喜欢和同伴一起玩耍生活。

但是,如果有一天猫咪也和狗子一样,喜欢陪伴在主人身边,喜欢和主人一起出去遛弯,会像狗狗一样听到指令就去执行,这样的猫咪会是你想要的吗?或许你就是喜欢猫咪那种孤傲的个性,不怕寂寞的性格才选择它的,如果一只像狗狗一样的猫咪,也许会给你带来和养狗狗一样的烦恼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